《三位一体2》游戏详尽流程攻略大揭秘,
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
二次核打击,即二次核反击,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是一个国家在遭受敌方一轮核打击之后,还有进行核报复的能力。说具体点,就是在核战争爆发后,由于核捆绑政策,拥核国家相互发射核武器,打击敌方境内所有的有生目标。在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一轮齐射之后,国家的大部分设施会遭到核武器毁灭,但是一些潜伏在隐蔽处的核武器依然处于战备状态,并且立马发射,报复敌方的核打击。
现如今几大核拥有国的核打击方式主要有三类四种方式。
第一,陆基核打击。陆基核打击分为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固定发射井发射的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另外一种则是使用TEL运输车运载,公路机动,无依托发射的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这是固定发射井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阵地,所有设施都建在地表下,且有钢筋混凝土包裹,发射井设置有数米厚的高强度钢质井盖,拥有极强的抗打击能力。同时,导弹发射井一般布置在山脉之间,位置非常隐蔽,虽然不能机动,也拥有出色的战场生存能力。
▼这是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使用TEL运输车运载,最新的TEL运输车集运输,起竖和发射三个功能于一体,战时在我方掩护下沿着公路网机动。不仅可以利用国土延长射程,增强战术灵活性,还能提升战场生存能力。而且,公路机动弹道导弹采用固体燃料,燃料在导弹出厂时就已经填装完毕,不需要在发射时临时加注。这么一来,导弹发射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到达阵地后可以迅速发射,发射完即离开,生存能力比固定式发射井要高一些。
第二,海基核打击。现代海基核打击使用弹道导弹核潜艇作为平台,在战争发生的最开始,弹道导弹核潜艇就会立马离开港口,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前往事先标定的发射阵地待命。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而且水下还有海水作为掩护,所以只要弹道导弹核潜艇噪音足够低,隐蔽性就非常出色,可以避开地方的探测。而且弹道导弹核潜艇执行任务时进入海洋,原理本国国土,不会受到敌方核武器打击。所以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最隐蔽,战场生存能力最强的一种核打击方式,也是各国二次核反击的主要方式。
第三,空基核打击。空基核打击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头,经过上万公里的飞行到达敌方上空,然后投掷核弹头或者发射装备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这种核打击方式是三种核打击方式中最早的一种,也是效率最低,生存能力最差,打击能力最差的一种方式。所以现代战略轰炸机的主要作用其实已经不是核打击,而是核威慑。无论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还是海基的核潜艇都是国之重器,不轻易与人,只有战略轰炸机整天出来转悠,吓唬敌人。
总得来说,承担二次核反击任务的武器装备需要在敌方第一轮疯狂的核打击中存活下来,才有机会进行报复,所以承担二次核反击的武器装备需要极强的隐蔽性和战场生存能力。在三类核打击手段中,陆基和海基都具备出色的战场生存能力。陆基一般是发射井洲际弹道导弹负责第一次核打击,生存能力更强,更灵活的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负责二次核反击。而隐蔽性出色,远离国土的核潜艇一般在第一轮核打击中不会露面,它是二次核反击的主力,也是核大国国家安全的最后基石。
打比方说,咱们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就宣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么一来,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显得重要了。我们的核武器必需要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然后对敌进行反击。这个就是二次核打击。我们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二次核打击做准备的,因为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国敢声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根据这个原则,咱们使用核武器的条件是敌人已经对我们使用了核武器,我们遭到了核武器攻击后才使用核武器对敌反击。所以我们的核武器必需要能够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
怎样才能让核武器在敌方的首次核打击中生存下来呢?
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这个数量规模是多少,呵呵,我就不知道了。因为这是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能说”的秘密。网上宣称中国有多少核武器的文章,你看看就好,不要当真,因为这个全是瞎编乱造的。
其次要将它们好好的藏起来。这东西藏在哪,咱也不知道,因为这也是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能说”的秘密。
最后,要分散部署,动静结合。咱们中国那么大,任何国家或国家联盟都没有能力用核武器对我们进行全面覆盖式的打击的。这就为我们的核武器生存提供了条件。东南西北中到处都藏有,总有一个地方能保存下来。特别是咱们有了战略核潜艇后,将核武器放在核潜艇里,藏在茫茫的大海海底,敌人想要一次性摧毁我们的核武器就更加难了。哪怕是在敌人的首次核打击中将陆地和空中的核武器全摧毁了,只要大海中还有一艘战略核潜艇生存下来,都可以将敌人炸回到石器时代。
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目前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国家是中、美、俄、英、法、印、巴、以、朝九个国家。真正受过核打击的只有日本国,一九四五年美国为了迫使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用飞机从空中向日本的长崎、广岛两地投下两颗原子弹,使日本平民死伤了二、三十万人。至今七十多年了世界上还从未动用核武器用于战争。
题主所问什么是二次核打击?简单的来说二次核打击是指国家受到敌国核打击后,用核武器反击敌国。这就需要具备三位一体的作战能力。目前世界上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只有中美俄具备。三位一体是指陆基、海上、空中有发射核武器的能力。
怎样才有具备有二次核打击能力呢?首先国家具备战略核潜艇。用战略核潜艇隐藏在敌国周围深海,一旦有令就会把带有核弹头的导弹射进敌国境内,给以毁灭性的打击。再一个就是利用导弹车、导弹列车等移动发射核导弹,给以敌国毁灭性的打击。也可以陆海空同时万弹齐发饱和攻击,使敌人无法拦截。
随着国防科技不断进步,陆基导弹井,几乎大部分被卫星定位,生存能力有限,各国二次核打击的重任,落在海上、陆地移动发射导弹。所以说国家拥有战略核潜艇,才具备有二次核打击能力。
综合上述是我对什么是二次核打击能力的认识。
所谓二次核打击,叫“二次核反击”更容易理解。这是一种遭受敌方核打击之后遂行核报复的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生存和核打击能力的重要标准。这种能力的具备,对中国这种宣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特别重要。
东风-5B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衡量是否,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主要看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多位一体核能力。目前大部分有核国家,仅具备基本的陆基核打击能力,像巴铁、北棒等。主要是通过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携带有限的核弹头,以固定发射井或者机动发射。这种模式生存几率相对较低,容易被敌方发现并摧毁。
分导式多弹头示意图
除此之外还有海基和空基核打击手段,主要通过战略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两种载体来实现。相比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型和空射型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更高的生存几率和更强的威慑力。但相应的,这种技术手段的门槛也很高。目前拥有国产战略核潜艇的国家,仅有中美俄英法而已。至于远程战略轰炸机,更是只有美俄装备。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可最多携带10枚分导式弹头
目前中国具备成熟的两位一体核反击能力。由于轰6k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轰6N换装发动机,航程有所增加,但隐形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欠缺),所以中国并不具备成熟的空基核打击能力。
轰6N轰炸机,加装空中受油管,航程得到提高
下一步,发展媲美美俄的国产远程战略轰炸机,完善三位一体核反击能力,是中国国防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则寄托在传说中的轰20身上。
轰20是中国紧缺的国防重器
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是己方在遭受敌方首轮核打击,甚至是饱和核打击之后,还能有能力进行核反击的能力
简单点说就是你被人家敲了一棍子,但敲不死你,接下来你还能拿板砖上去跟他拼命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别人就越不敢打你。
所以说,核大国往往会使用核三位一体来保证自己的打击能力,毕竟发射井这种传统路基不能跑,首轮核攻击肯定打这些地方,因此空基,尤其是海基潜射平台就非常重要了。毕竟鬼知道你家有核打击能力的潜艇藏在哪儿,一旦本土遭遇核打击,路基发射平台损失惨重,那海基就是拼死抽死对方的王牌。
PS:讲道理路基也不是一次性能毁掉的,还有一大堆机动的导弹车,甚至还有混在民用车队里的伪装导弹车,列车等等。
“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能力门槛有多高,为何仅2个国家具备?
首先要分清“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与“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区别,所谓“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就是能过空射、潜射、导弹发射核武器,加上“战略”两个字标准就不一样了,战略指的意思就是核武器的三种投射方式都能全球达到,符合这个标准的只有俄美两家。
核弹头并不算大
“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标准相对低一点。五常与以色列、印度都具备,巴基斯坦少一个潜射能力。冷战时期,英国装备过勇士、胜利者与火神中程轰炸机,法国使用过幻影IV 中程轰炸机,作战半径大概都在3000公里左右,苏联解体后中程轰炸机失去了目标,英法也把它们都退役了。英法也有陆基中程弹道导弹,英国把潜射三叉戟导弹上了岸,法国装备了S3D中程弹道导弹,随着“中导条约”签订,英法随即销毁了中程弹道导弹。不过,英法仍然具备使用巡航导弹与战斗机投入核弹的能力,加上先进的核潜艇,英法在“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上勉强及格。
英国火神轰炸机
法国幻影轰炸机
印度与以色列也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印度“烈火-5”导弹,射程超过5000公里;以色列竟然比英法厉害,他们有“杰里科”-2中程弹道导弹,并且能够运载核弹。空射方面,以色列用F-16战机,印度用苏-30战机。潜射方面,以色列用海豚级潜艇发射巡航核弹,印度的歼敌者号核潜艇的可以发射射程700公里的弹道导弹。
加“战略”两个字就不一样了,三种投射方式必须全部能够全球打击,单种投射方式能够彻底摧毁对手。英法没有陆基弹道导弹、没有远程战略轰炸机,不合格;以色列、印度没有远程战略轰炸机、没有洲际导弹,不合格。印度的歼敌者号核潜艇配置的弹道导弹短腿,并不能对国土大国全覆盖,不过近几年印度航空工业发展迅猛,装备洲际弹道导弹可期,但是印度暂时还不是全球玩家,研发洲际导弹的愿望不强烈。我国的轰六K作战半径4000公里,配备的长剑20射程2500公里,一次起飞达不到12000公里的洲际火力覆盖能力,也不合格。
俄罗斯T-图-160轰炸机
那么,到底“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能力的门槛在哪里呢?这是各国根据自身处境综合权衡的结果,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战略上不需要,比如英法二战后就放弃了全球争霸的欲望,又有美国老大哥保护,只有保持最低限度核反击能力就行了,核潜艇完全能够胜任,再说了第一波核打击可以对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无死角覆盖,弹道导弹与轰炸机也将难以保存。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更是如此,最远5000公里投射核弹的能力就够用了。二是钱的问题,全部搞战略武器,不是一般的烧钱,从经济能力来看也就我们和美国能够玩得起;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量遗产,改改弄弄,在战略投送能力上排在了世界第二位。
飞翼布局隐形轰炸机
重点讲一下第三的制约因素,技术问题。关键就是远程战略轰炸机,首先是大推力发动机一直制约着我们的大飞机的研发,2013年运-20首飞,理应有能力开发一款远程战略轰炸机,可是我们又看不上了,要搞隐形战略轰炸机。搞隐形战略轰炸机,必须走飞翼布局技术路线。要知道,B-2隐形战略轰炸机是经过数十年技术积累的产物,飞翼布局的量产型号仅此B-2轰炸机一款,其他国家折腾了好多年也未见起色,足见飞翼布局技术壁垒之高。所以,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应该就在不久后的几年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