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2苏俄战役第6关如何攻略,红警2苏俄战役第6关如何攻略视频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如果保卢斯的6集撤出来,那么高加索集群会被苏军围歼吗?
高加索集团军群的的生死,并不完全取决于第六集团军是否能突出重围。高加索集团军群的撤退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二点,1,撤退的合理时机(事实证明,42年12月31日的撤退命令,是勉强“挤上车了”,再晚一点点就可能出大问题,这是蔡茨勒总参谋长的最大功劳,希特勒又差点犯下大错,如能在早点下达撤退令的话,很可能有些部队能帮上曼斯坦因的解救第六集团军“雷鸣”行动,使德A、B集团军群的情况大为改观,甚至战线能在顿河流域稳定下来);2,撤退的线路畅通(库班地区,巴斯泰克,罗斯托夫地区)。由此可见,如第六集团军不能撤出斯大林格勒地区,则它继续牵制苏军包围它的7个集团军,这样当然有利于高加索集团军群的撤退,但只是有利于,但并不能完全控制苏军的行动;如第六集团军在帮助下撤出斯大林格勒,并在增援部队的增援下维持一条最低程度的战线,则高加索集团军群还是能较安全的撤出,并有机会和第六集团军一起建立一条防线;如第六集团军撤出斯大林格勒后在增援部队的增援下,不能维持一条最低程度的战线,即不停地撤退(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希特勒拒绝第六集团军撤出),那高加索集团军群的生存就将带来极大的风险了。
在第六集团军被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高加索集团军群的提早撤退或及时撤退,对德军整个南翼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就是高加索集团军群所属的第一装甲集团军能及时通过罗斯托夫撤往米乌斯河地区,是德军在第六集团军被围后无法突围的极为严峻的形势下的关键点。(瞎说了几句,望指教)
被包围于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牵制了整整苏军6个野战集团军,最终使得苏军第二阶段的大规模进攻计划不得不做出重大修改,由原计划向罗斯托夫做深远的合围改为对德军B集团军群和顿河集团军群的结合部做局部进攻以牵制德军解围部队的集结。确实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坚守,为A集团军群从高加索的安全撤退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但是绝不是非做不可的,即便第6集团军选择了突围,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也是可以将A集团军群从高加索成功撤回的,没有必要为此牺牲一个强大的野战集团军。
按照保卢斯的说法,在包围圈形成的最初几天,第6集团军是有能力自行突围的,但代价就是丧失掉大部分的重型武器装备,而宝贵的人员将大部分获救,也就是说第6集团军成功突围后是无法立刻作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投入防御作战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没有第6集团军,顿河集团军群能否顶住苏军第二阶段的进攻行动,至少要守住罗斯托夫这个关键的交通枢纽。可以肯定长期来看失去了第6集团军的顿河集团军群是无力担负苏军第二轮进攻这一重任的,但是鉴于该集团军群在防御作战中表现出来的强大韧性,通过机动作战暂时迟滞苏军的进攻是没有问题,必须要尽快向顿河集团军群提供强有力的增援,而陆军总司令部手里已经没有任何战略预备队,只能寄希望于从高加索撤退的A集团军群,尤其是辖下具有较强机动能力的第1装甲集团军。
A集团军群的撤退命令下达的太晚,而在执行过程中又太过缓慢,顿河集团军群迟迟不能得到A集团军群强有力的增援,从而导致第一次解围行动由于兵力不足而失败,第二次解围行动也迟迟不能发起。造成A集团军群撤退行动过于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陆军总司令部下达的互相冲突的命令,虽然陆军总司令部下令让A集团军群辖下的第1装甲集团军从罗斯托夫撤入南部战区加入到顿河集团军群的作战序列,但是主力的第17集团军却并不撤离高加索,而是撤退到库班半岛以建立一个坚固的桥头堡,从而为第二年的反攻提供一个前进基地。由于冬季时期刻赤海峡的航运不畅,撤入库班的第17集团军在一段时间内将得不到有效的补给,这样该集团军就必须将在高加索储备的大量物资也一并撤入库班桥头堡,这样整个撤退行动就不再是一个轻装的、急行军式的撤退,而是成为一个缓慢的“搬家行动”,不仅导致第17集团军的撤退行动大大减慢,为其担负北翼掩护任务的第1装甲集团军也不得不降低撤退速度,而时间对于在顿河苦战的顿河集团军群是最宝贵的,那里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所以1942年冬季德军第6集团军被包围后,最好的战略选择就是,第6集团军就地转入防御迟滞苏军第二阶段进攻的发起,于此同时A集团军群立刻从高加索地区开始撤退,要全部经罗斯托夫撤回顿河一线战区,加入到对第6集团军的解救中,拥有了两个集团军的加强,德军对第6集团军的解围行动将毫无疑问的取得成功,这样第6集团军仍可以作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野战集团军投入下一步的作战,甚至是重新发起对斯大林格勒的反攻。另一个较稳妥的战略选择就是第6集团军立刻选择突围,并暂时退出战场接受整补,由于不用再执行解救第6集团军的任务,这样就无需保持原来的防线,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撤退来缩短防线宽度,重点保住罗斯托夫这一A集团军群的逃生通道,必要时可以暂时不顾苏军向B集团军群防区的深远迂回,与此同时,A集团军群同样要迅速从高加索撤回,最终和顿河集团军群协力发起反攻,歼灭突入B集团军群后方的苏军,全面恢复南方的态势,待第6集团军补充完毕,再和苏军展开战略决战,当然这应该是1943年春季的事了。这样部署的好处就是第6集团军无需承担被歼灭的风险,但是也意味着该集团军在冬季失去作战能力,德军将不可能在冬季进行决战。无论如何,A集团军群避免围歼的唯一要点就是尽快从高加索撤离,从而加入到南方的大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