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4威力加强版刘备入蜀剧本张鲁破局攻略,三国志14刘备入蜀剧情
在刘备入蜀前,刘璋占据益州和张鲁占据汉中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对此你怎么看?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先刘讲刘璋。东汉末年,国力衰落,东汉王朝已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统治力。一些士大夫和地主阶级看到东汉王朝趋于崩溃,就纷纷请命到边远州郡去做官,企图割据地方,成为一方诸侯。刘璋的父亲刘焉就是其中一人。刘焉是汉室宗亲,他上书朝廷,请求到交趾当州牧,未获批准,恰好益州刺史郤俭被黄巾军所杀,东汉王朝就派他填充益州牧。刘焉还没有到达益州,黄巾军已被当地的地方武装所镇压,所以,刘焉等于是吃了个现成饭。
刘焉入川后,跟当地的土著地主集团发生了激烈矛盾,这些土著地主并不想被刘焉这个外来人统治。于是,他们纷纷起兵,想推翻刘焉的统治。刘焉也不甘示弱,残酷镇压,先后杀死了当地豪强王咸、李权等。蜀郡人任岐、贾龙继而起兵,州大吏赵韪也结合当地武装反抗。前后几十年中,蜀地土著地主阶级的反抗从未间断,最后刘焉的儿子刘璋依靠东州兵马的力量,才把内乱平定下来。就这样,刘璋才彻底占据了益州。
再说说张鲁。张鲁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奇怪的人,他除了是一位政治家外,还是一个道士,并在他的努力下,把五斗米道发扬光大。张鲁原是刘焉的部下,公元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共同进击汉中,杀汉中太守苏固。接着,张鲁又诛杀张修,夺其兵马,在汉中站住了脚。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立,张鲁很是轻视刘璋,双方因此兵戎相见,在汉中割据自立。就这样,张鲁脱离了刘焉父子,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汉中乃益州咽喉,刘璋一直担心受到张鲁的威胁,于是决定发兵北伐,讨平张鲁。益州土著地主集团中坚人物张松想趁机借外力推翻刘璋的统治,于是向刘璋建议,请刘备入川,消灭张鲁。刘璋后来才摸透了张松、刘备之谋,但为时已晚,只能杀死张松,但最终没有逃脱献地称臣的命运。刘备占领益州后,自领益州牧,从此三分天下有其一,奠定了蜀汉基业。
刘璋和张鲁这一对欢喜冤家之前都是在益州和汉中关起门来演演戏,做做秀,说起来张鲁还是刘璋父亲刘焉的手下,刘璋继承刘焉益州牧的位置后,张鲁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刘璋的手下。
可就是这样一对君臣又怎么会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呢?其实这就得刘璋来背锅了。
益州刘焉,汉中张鲁,割据局面的形成
在黄巾起义被平定之后,身为宗室的刘焉已经看出了天下迟早还会大乱,为了保护自己和夺得一块地盘,刘焉就向当时的皇帝汉灵帝刘宏出了个馊主意:“废史立牧”。就是取消刺史的权力,由朝廷委派大臣或宗室去各个州郡镇守,名义上是作为朝廷的屏障,可实际上却导致了最后群雄割据一方的局面,而刘焉也是因为这样被委派为益州牧,跑到了益州。
刘焉到益州之后,就派了手下张鲁去汉中讨伐汉中太守苏固,最后张鲁就占领了汉中,并且明面上和朝廷宣战,因为张鲁是五斗米教的教主,而且还是张天师张道陵的后代,和之前黄巾军的太平道教派都是属于道教的政权,所以一同反对当时昏暗的朝廷是顺理成章的。可实际上张鲁却是听命于刘焉的命令,让他沿途截杀朝廷派到益州或益州派去朝廷的使者,给刘焉一个割据的借口和将来的一条后路。毕竟张鲁的母亲和刘焉“往来密切”,所以益州和汉中刚开始还是和和美美,十分温馨的。
刘璋当政,杀张鲁母亲全家,两人正式决裂
要说刘璋暗弱的话其实还算赞美他了,在对张鲁的态度上刘璋可是心狠手辣的,一个“张鲁不听调遣”的理由就可以把张鲁留在益州的母亲和家室全部杀光,还派亲家庞羲带兵攻打张鲁,结果庞羲几次败在了张鲁手下,最后张鲁打跑庞羲,正式割据汉中,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张氏政权。张鲁由益州北方的屏障和门户变成了益州的肘腋之患,这些都是刘璋自找的。
在曹操远征汉中的时候,张鲁打算直接投降,把一个经营得地丰民富的汉中献给曹操,这时候刘璋才算害怕了,赶紧跑去请同宗的刘备来帮忙抵抗张鲁和曹操,结果都知道啦!益州最后变成了刘备的,汉中也给曹操拿下。
刘璋引狼入室,被下放到了公安,给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振威将军,几年后就病死在荆州了,而张鲁可不同,投降曹操后被封为镇南将军和阆中侯,食邑一万户,五个儿子都被封侯。曹操还和张鲁结为亲家,张鲁全家从此定居邺城,推广“五斗米道”,而原来汉中的信徒也被迁居到了关中地带,继续宣扬教义。“五斗米道”在东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传播到了北方和中原地区。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评论!!
文章来源/那只胖狐狸
关于三国志14威力加强版刘备入蜀剧本张鲁破局攻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