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战天下》——以秦琼李世民出装攻略大全,少年秦琼无意穿越成李世民最爱的儿子
秦琼与李世民关系怎么样?
我们过年有给门上贴门神的习俗,用于镇宅求福,而武将门神便是秦琼与尉迟敬德。秦琼于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与程咬金等人趁唐郑两军九曲对阵之时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安排到,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府上任职,而李世民对他的英勇事迹早有耳闻,对他以礼相待,秦琼和尉迟恭都是战功赫赫,尉迟恭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榜中,排第七,而秦琼却在排在最后一位。秦琼与李世民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呢?
秦琼门神像
秦琼跟随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
唐武德二年秦琼因不满王世充奸诈的为人,便投奔了李唐,被唐高宗安排在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授予他马军总管的职位,同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
同年十一月,因宋金刚先后攻陷晋州和浍州,唐朝河东告急,李世民便率领秦琼调动关中军前往征讨。十二月,唐朝将领被宋军大将尉迟恭俘虏,在其得胜返回浍州途中被秦琼和殷开山击破,并斩首二千多人。
秦琼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民派秦琼、程咬金等人与宋军交战后假装后退,等宋金刚来追时,李世民率军杀其后军,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等人投降。
美良川击败尉迟敬德,秦琼的功劳最大,李渊封其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平灭宋金刚后,又加封秦琼为上柱国。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秦琼为先锋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都派秦琼为先锋,征讨洛阳期间,由秦琼等四人为统领。武德四年(621年)三月,李世民率秦琼等将领抵御与王世充结盟的夏王,在破夏王的战斗中,秦琼率十名骑兵先冲破窦军大阵,此战过后,秦琼便被封为翼国公。
武德五年(622年)二月,秦琼率军刘黑闼起兵造反进军洺水途中,将其击破。
综上所述,秦琼跟着李世民立下了很多战功,所以当时李世民和他的关系也是极好的。
玄武门之变,秦琼并未发表言论
秦琼跟随李世民历次征战,都是每战必先,每先必胜,常常在与万军交战中能取敌将首级,可见秦琼是个战无不胜的大将军。
玄武门之变,秦琼选择中立
可是,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战时,秦琼并未站队,既未同意,也没反对。
《旧唐书》记载,武德九年(626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随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可是其他史书,并未有记载。而玄武门之变的整个过程中关于秦琼的作用史料并没有记载,所以,秦琼当时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还是比较有争议的。
首先,秦琼知道自己是忠于国家和社稷的,而不是忠于李世民个人的。
其次,秦琼与李渊的感情比较深厚,他为李渊立下赫赫战功,多次受到李渊的赏赐,而且玄武门之变说白了也不过是李渊的家事,按照秦琼的性格,必不会介入其中。
在政变后,换做他人因为此事便不会重用秦琼了,可是李世民却依然相信秦琼的。
秦琼陵墓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因病去世后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还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贞观十三年 (639年)秦琼被改封为胡国公。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以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敬仰。
总之,不管秦琼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他的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而且李世民一直很厚待他。
综上所述,玄武门之变后,秦琼的待遇与史书记载的玄武门之变的有功之臣无法相比,这其中的缘由与李世民和秦琼的关系不好有关吗,这点还是比较耐人寻味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好与不好,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请勿喷!
秦琼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名将,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而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所以,明君与贤臣,当然是传为美谈了,当大多数人看到“你觉得秦琼和李世民关系咋样”这个问题时都不以为然,会认为这不是多此一问?然而,秦琼与李世民的关系真的是如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君臣相知,亲密无间”吗?历史的真相往往却是残酷的!
秦琼与李世民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君臣相知
秦琼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大破尉迟敬德,功居第一;平定宋金刚、窦建德,消灭王世充;平定刘黑闼等等。每逢征战,秦琼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勇冠三军,令敌闻风丧胆,相望归顺。 可以说这个时期是秦琼与李世民从初相识到深合作的时期,秦琼也确实被李世民寄予厚望,并委以重任,屡立战功,真的是君臣相知的最高境界。
第二阶段:君臣不见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两人多年来的君臣感情,这件事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很多人都知道,李世民因玄武门之变,将他的兄长以及弟弟等杀了之后,才登上的帝位。而在这其中尉迟恭、程咬金等众多兄弟当时都站在了李世民这边,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然而,秦琼却没有选择站队,他保持了中立。当时的情形分明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优势,秦叔宝只要站队必定是李世民的大功臣,但是他没有,他之所以中立有以下两个原因:1.秦叔宝一开始投靠的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李渊对秦叔宝有知遇之恩,即使后来将他分到了李世民的旗下,依旧对他十分看重,关爱有加。所以秦叔宝知恩图报,不愿做出恩将仇报之举,这才作壁上观。2.秦叔宝生于隋末,于乱世中征战多年,讨伐各路诸侯,已经十分厌倦了兄弟之间为争利益而手足相残的事,所以当他认识到玄武门之变又要上演一出兄弟相残的事的时候,他是很反感的,故而也就不愿参加了。
正是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踩着兄弟的血登上了皇位,之后的情形是秦琼托病12年不上朝,也再无领兵打仗的履历,后于贞观十二年病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秦琼排名最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