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慈之枪为主题的游戏玩法思路,以仁慈之枪为主题的游戏玩法思路是什么

游戏攻略 2025-06-13 5

有没有哪部小说,让你印象深刻,可以分享一下吗?

我说出来,怕有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此书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因为书名才使我印象很深,《骚动之秋》,那时候年轻,以为写情爱,结果写改革,很遗憾,书名记的很牢,内容忘干净了。[捂脸][捂脸][捂脸]

看过的小说比较多比较杂,但网络小说看的比较少,正好以前做过简单的记录,印象深刻值得分享的有(按照国内、国外简单分类,排序不分先后):

国内:

《平凡的世界》- 路遥,中国

《三体》- 刘慈欣,中国

《大江东去》- 阿耐,2009年,中国

金庸武侠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余华

《亮剑》、《血色浪漫》- 都梁

《狼图腾》- 姜戎,2004年,中国

《陆犯焉识》- 严歌苓(美籍华人女作家),2011年,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1988年,中国

《盗墓笔记》- 南派三叔

《诛仙》- 萧鼎


国外: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2003年,美国

《杀死一只知更鸟》- 哈珀·李,1960年,美国

《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 肯·福莱特,英国

《月亮与六便士》- 萨默赛特·毛姆,1919年,英国

《飘》- 玛格丽特·米契尔,1936年出版,美国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1847年,英国

二战有没有国家大规模俘虏日军?这些日军有没有越狱?

二战日军有个著名的“战阵训”:“生きて虜囚の辱めを受けず”(活着就不能接受被俘囚禁的耻辱),投降对日本军人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耻辱,会在他的一生之中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日本军人宁死也不愿成为敌人的俘虏。在整个二战期间日军被俘人数很少,不到2万人,其中中国军队俘虏共计9859人,盟军几千人。

二战结束时日本投降人数最多是中国,

日军投降人数105万。其次是苏联,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

二战其间关押日军最多的战俘营是考兰战俘营,而日军俘虏最大的一次越狱事件就发生在考兰战俘营。到1944年,盟军抓的俘虏越来越多,达到了一千多人,考兰战俘营开始超员了,于是,战俘营准备在8月初将士官之外的日本士兵战俘转移到400公里外的新战俘营,但这个消息被日俘事先得知了。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压倒了对机枪的恐惧。一千多日本战俘决定:暴动越狱!

经过周密的部署,8月5日凌晨2时,越狱猝然发动。一千多战俘高喊着“板载”(万岁)疯狂冲出营地,他们手里拿的武器值得一提:轻武器是餐刀和调羹,重武器是几根嵌上铁钉的棒球棍。营地警卫大吃一惊,开枪示警无效后,哒哒哒的重机枪响了,日俘纷纷倒下。8月5日这一天,澳军的枪声一直响到上午10点才停下,最后一清点,545名日俘逃出了战俘营。这个数字也创下了日军俘虏在二战中脱逃的人数之最。第二天,在澳军和当地民兵的追击搜捕下,逃脱的日俘全部落网,还有为数不少的日本人选择了在野外自杀。

考兰越狱事件,最后的结果是:日俘一个没逃掉,死亡231人,负伤108人,澳军则死亡4人。幸存下来的日军战俘,有幸在一年后亲耳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刻。

日本人天生就有一部野性。在二战的时候他们失败了。在太平洋战场上,他们节节败退。很多的日本人都当了俘虏。1944年。澳大利亚的监狱里装满了日本囚犯。对于这些十恶不赦的日本囚犯。澳大利亚人专门找了一处荒芜之地修建了一座监狱。这是监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也亏了澳大利亚人留的这一手,否则遗憾无穷。

澳大利亚人对于日本人是非常的残暴的,毕竟日本人自己也是很残暴的。他们对于日本人没有半点的仁慈。他就装了1100多日本战俘。一名日本的飞行员也被抓了进来。因为他和狱卒的关系相当好。所以说他就成了囚犯的代表。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觉得如果在对丈夫进行转移的时候,突然进行暴动是有可能越狱的。他的计划吸引了很多人。1944年。一声巨响划破了宁静的天空。大批日本战俘准备越狱。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武器。监狱的时候会奈何不了他们。看着他们逃出了监狱。

最终有500多名囚犯逃出了监狱。然而他们就这样逍遥法外了吗?显然不是这么乐观。澳大利亚人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说这个监狱的环境相当恶劣,位于沙漠的最深的地带。是一个十足的不毛之地。你虽然投了出去,但是缺水也缺少地图。很快就生不如死。最终超过300人被打死或者饿死。其余的人又被抓进监狱,犯了重刑。而策划者也已经死于乱军之中。

但是日本人并不放弃这个宣传的题材,共同拍了一部电影来讲述这个事情。

以仁慈之枪为主题的游戏玩法思路,以仁慈之枪为主题的游戏玩法思路是什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虽然苏联和日本这两个是敌对国家,但是他们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宣战,甚至还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确保规定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互相尊重对方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末尾的时候,苏联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在1945年8月9日的零点时分派出了150万军队,突然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越过中苏和中蒙的边境,向日本的关东军突然发动袭击。

虽然日本的关东军曾经被号称是皇军之花,但是在面对苏联人的钢铁洪流之下,也只能灰飞烟灭,而在统计中,关东军被击毙8.3万人,被俘虏59.4万人,但是剩下的60万关东军却没有在中国的东北接受改造,更没有被遣返到日本,而是被苏联军队像战利品一样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那么苏联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基本上把所有能够找到的劳动力都送到了战场上保家卫国,这些中还包括妇女和青少年,这就导致在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出现了极度匮乏的劳动力现象。于是苏联把这些日本俘虏送到西伯利亚的战俘营充当苦力,为苏联的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苦难,苏联的经济险些崩溃。而且这些劳动力也不用苏联政府有什么太多的投入。不过在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他们都活得不太好。

首先就是寒冷,西伯利亚是全世界除了南北两极之外最寒冷的地方之一了,这个地方天寒地冻,很多地方甚至连植物都长不出来。而日本人又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所以很多人都死于寒冷。其次就是饥饿,苏联的物资匮乏非常严重,尤其是食物,所以许多苏联的民众都吃不到东西,更别说日军的战俘了,所以就这样日军的战俘又饿死了一批。第三就是劳累,在日军战俘被送到西伯利亚的时候,天天做苦力,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所以被累死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最后一个就是处决了,只要敢不听管教或者偷懒,苏联的办法简单粗暴,直接就地枪决。

而这些日本战俘就30万人才能够回到日本,剩下的一半人基本上都死在了苏联。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掳掠,这也算是他们的报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