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四时歌鲛怎么样,云梦四时歌鳞采鲛人
世上动物千万种,中国12个属相。为什么会有大龙和小龙?为什么不选个别的动物?
十二生肖计年早在东汉就开始了,龙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虚构的动物,它的行动极为自由,上天入地,无往不适,纵横天下,呼风唤雨,这种超越物表的特性使龙得到了人们的崇拜。
从十二生肖动物来看,鼠,牛,虎,兔,马,羊,狗,猴,都是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唯独龙列外,十二地支中,辰为龙,而辰泛指星辰,《易经》中乾卦(潜龙勿用),(飞龙在天)被指说的是星星出没,标志着不同的季节,这算一种龙被选入十二生肖的理由。
在民间确有属蛇被称之为小龙一说,龙与蛇具有亲缘关系在古人中有广泛的认识。
《抱朴子》:有自然之龙,有蛇躅化成之龙。
《述异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虺就是体型小且有毒的蛇。
再有就是将龙蛇视为一类,《易.系辞》: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著作《伏羲考》里也认同龙的基调为蛇:龙即大蛇,蛇即小龙。
在黄河一代还有一种民间传说,清朝,乾隆下江南路过黄河,有刘墉陪上船,行船之时君臣开怀畅饮,突有大风刮来,但见船头有一青一白两条大蛇,艄公急忙跪倒:万岁,休要惊慌,此乃小龙,今御驾再此,小龙是从水中显身迎驾,实是皇上洪福齐天。
刘墉也急中生智,:此是管黄河的大王,小龙,遇见陛下小龙可化成飞天大龙。
乾隆顺嘴说道:小龙,大王,可飞天。大风再起船头两条蛇不见踪影,至今,黄河两岸仍然称蛇为小龙。
十二生肖只有龙和蛇,没有小龙之说,小龙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只是因为蛇的外边酷似人们内心想象的龙,所以才管蛇叫小龙。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有龙和有蛇呢?
第一:龙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图腾,它有蛇的身子、鱼的鳞、鹰的爪子、鹿的角等等。把很多动物的特点拿出来拼凑成了一个综合体,就成为了龙。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肯定会赋予它一定的含义,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种动物,加入十二生肖。
第二: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说法很多,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分别代表每天的时辰,往大说,每个生肖还代表一年,十二年一轮回。生肖的传说有很多,但我认为比较靠谱的还是为了计时。其排列是依据12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时间。
因辰时容易起雾,传说龙也能腾云驾雾,故把两者相联属。
巳时之际,气候暖和,蛇出洞活动觅食,故有“巳蛇”之称。
而其他的属相比如:鼠喜欢在子时出来活动,于是子时便与鼠相联系。
牛习惯于在夜间丑时吃草,因而与丑联系起来。
虎常在寅时出来觅食,故与寅相联。
兔子喜欢在卯时出窝吃带露水的青草,于是被称为“卯兔”。
午时太阳很厉害,而马在未驯服之前性子很烈,于是人们把午时与马相联系。
未时是羊吃草的好时辰,故未与羊关联。
申时太阳偏西,此时猴子喜欢啼叫,故称之为“申猴”。
酉时太阳落山,鸡在窝前打转,准备进窝,故把鸡与酉时相联属。
戌时狗开始担任“守卫”的角色,以保护家园,若有动静,便汪汪大叫,于是人们称之为“戌狗”。
亥时夜深人静,唯有猪在拱槽,于是亥时与猪相联属。
所以十二生肖中有龙也有蛇,他们是不冲突的,而且很完整的提现了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