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华雄怎么打死,三国杀华雄什么技能
华雄真的是被关羽斩杀的吗?
汜⽔关⻔⼀开,⼀位面如枣⾊的武将放下刚温好的酒,端着⼤⼑策⻢⽽出,城中众将听得城门之上喊声⼤振,才刚想探出头看看怎么回事,就看到这位武将提着敌将的⼈头回到帐前, 把⼈头摔倒地上,这时酒还没变凉。
这个场景,就是我们熟知的关⽻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但在历史上,华雄真的是被关⽻斩杀的吗?其实不是。
关⽻斩杀华雄的故事,来源于我们的四⼤名著之⼀:《三国演义》。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很多戏剧在表演这个故事。不过,《三国演义》只是⼀部历史⼩说,⾥⾯有许多虚构的情节,再加上作者拥刘的思想,⾃然会突出表现刘备集团⽅⾯⼈物的威武。
而民间的许多演出,其实也都是基于《三国演义》改编而来。既然文学和民间的起点都是《三国演义》,那只能说:《三国》一句错,故事个个偏。
在真实历史中,华雄其实是被孙坚杀死。史书⽈:“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除此之外,《三国志》 也没有过多地记载华雄。可⻅,华雄在当时的知名度并没有多⾼。⽽华雄其实是在兵败孙坚追击的过程中,被孙坚杀死的,和⼩说中,华雄在杀到汜⽔关前就把孙坚打败了的故事截然相反。
不知道若孙坚得知⾃⼰的功劳被嫁接到关⽻⾝上,会作何感想。
徐寿在《三国志》中专门为关羽作传,如“温酒斩华雄”、“徐州诛车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华容捉放曹”、“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众多篇幅都是在赞扬关羽一生的英雄事迹,然而最后却来了一个大转折——“大意失荆州”,让关羽落了一个晚节不保。
在以上说的这些历史事件中,除了“斩颜良”是也有史料记载之外,其他的很多故事都是虚构或者编造出来的。
关公并未斩华雄
斩华雄的其实并非是关羽,而是另有其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是关羽出道以来第一件露脸的事。董卓以华雄为将,在汜水关迎战十八路诸侯。关羽出战,片刻斩杀华雄,其酒尚温。但是这段非常精彩千古流传的三国故事,却不是历史的事实。
陈寿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记载:“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孙权的父亲孙坚在汜水关之后的下一个战役阳人战役中,击败了董卓派来的大将胡轸、吕布、华雄等,并在追击当中麾兵斩杀了华雄。
其实在史书当中,华雄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么勇武。罗贯中在《演义》当中把华雄描写得如此厉害,其实是一种文学的衬托手法,包括将孙坚的战功移植到了关羽的头上,反把孙坚写成华雄的手下败将,其实这些都是为了刻画和塑造关羽的威武形象。
就算没有罗贯中这个外挂,关羽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至少河北名将颜良确实是被关羽斩杀的,这是有史为据的。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兵进汜水关时,遇到了董卓手下的猛将华雄。联军出师不利,先是先锋孙坚在关下被华雄击败,接着华雄到联军营前挑战,斩杀了俞涉、潘凤二将,一时关东群雄都为之失色。此时关羽主动请战,曹操热酒一杯为他壮行,关羽却说等暂且放着,马上就回来。结果等关羽杀了华雄斩首而回的时候,酒还是温的,他也因此一战成名。
不过历史上,华雄是在和孙坚作战时被杀的,和关羽并没有什么关系。
首先根据陈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的记载,关东诸侯讨董卓时,孙坚先是在梁东遭到董卓大军的攻击,大败而走。不过随即他收拢败兵,再次和董卓军在阳人交战并大获全胜,斩杀了都督华雄等人。
孙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而《英雄记》对阳人之战的描述更为详细,其中提到孙坚率军到梁县的阳人以后,董卓命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率五千军马前去迎战,吕布等人随同出征。胡轸性急,扬言这次出兵要斩杀一个高级将领,以整肃军纪。吕布等人听了大为不满。
等大军到了广成,距离阳人还有数十里,因为天色已晚,士兵也已经有些疲惫,胡轸本来要安营下寨,休息一晚再进军。可是吕布等人散布假消息,说阳人城中守军已经逃走,要尽快进军,以免贻误战机。胡轸信以为真,于是连夜进军,结果到了阳人才发现城中守卫森严,此时士兵又饿又累,只能就地休息。吕布等人在半夜又故意高喊“城中贼出来”,军中不战自乱,孙坚趁机出击,胡轸因此大败。
从《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和《英雄记》这两处我们都可以看到,阳人之战是孙坚率军打的,而不是关羽。
其次我们看一下关羽有没有可能跟着孙坚出征,在战斗中斩杀了华雄呢?从史料看,也不存在这个可能性。
和《三国演义》中刘备跟着公孙瓒一起参加了讨董卓之役不同,史书上记载参与了讨董卓之战的关东诸侯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曹操等人,公孙瓒并不在其中,刘备自然也没有参与其事了。
当然,《英雄记》中曾经提到灵帝死后,董卓专权,天下大乱,刘备也起兵跟着关东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备亦起军从讨董卓”,按照这个记述,刘备有一定可能参与了讨董卓之役。可是关东诸侯是分别进兵,并没有汇聚一处。讨董卓前,孙坚是长沙太守,从荆州北上和董卓军交战。而刘备此时应该在河北一带为官,即使参加了讨董卓之战,也是从东面向董卓发起进攻,不可能和孙坚一起行动。
更何况在《三国志·关羽传》同样没有提到关羽曾经参与阳人之战,并在战斗中斩杀华雄。《三国志》是纪传体断代史,以人物传记来表述历史,在人物传记中,对于他的战绩往往都会加以描述。如果关羽真的杀了华雄,陈寿肯定会在《关羽传》中提到。
所以关羽温酒斩华雄应该只是罗贯中虚构的,历史上并无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