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之道,复仇之道漫画
更始帝刘玄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按照正史的记载,两汉共立国407年,前后经历29位皇帝,其实这说法很值得商榷。因为在新朝灭亡、光武帝刘秀称帝期间,曾有位皇帝以汉朝的名义统治国家3年,只是因为最后兵败被杀,才落得被正史“冷遇”的结局。这位极易被忽略的正统皇帝,便是更始帝刘玄。
刘玄是西汉远支皇族,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刘玄年轻时尚义任侠,喜欢结交豪杰,因为弟弟被杀的缘故,曾计划与门客们一起报仇,不巧有位门客因为犯法被捕,将刘玄的计划告知官府,导致刘玄只好逃离老家舂陵乡,潜入平林聚避难。
西汉权臣王莽篡位称帝、建立新朝后,拼命地打击、迫害刘氏皇族,由此导致后者的愤恨,立志光复故朝、重整山河,而王莽称帝后的一系列“自杀式”举动,也为他们提供了反击的绝佳良机。
王莽本是一介腐儒,称帝后进行“托古改制”,用早已不合时宜的周礼来改造社会,不仅未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天下更剧烈的动荡,加之灾害四起、外族入侵,使得百姓无以为生、怨声四起。在这种情况下,绿林军、赤眉军纷纷起兵反抗,并形成两股最主要的反莽势力。
地皇三年(22年)七月,等到绿林军经过平林聚时,当地豪强陈牧、廖谌等率领数千人响应,号称平林军,刘玄闻讯后也赶来参加。同年十月,刘玄的族弟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举兵,因为势力单薄,便主动加入到绿林军系统中,并且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屡败王莽大军,由此名声大振。
经过一连串的胜利,绿林军的规模扩充至数十万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凝聚力、号召力,拥立一位汉朝宗室为帝,已成为各路领袖的共识。当时,最有资格担此重任的莫过于刘縯,然而绿林军大将朱鲔、张卬等人因为出于嫉妒和畏惧心理,极不情愿由一位强势人物来统领他们,倒是看中貌似庸劣不堪的刘玄。
在这种情况下,朱鲔、张卬抢先一步做好拥立刘玄为帝的打算,然后将刘縯从前线召回,逼使他承认现状。刘縯虽然极不甘心,但从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便只好默认事实。就这样,在地皇四年(23年)二月,绿林军在南阳淯水河畔筑坛祭天,拥立刘玄为皇帝,复国号为汉,改元为更始。
据史书记载,刘玄在登基大典上畏畏缩缩、羞愧流汗,举着手向群臣行礼,却连话都说不出来,实在是狼狈至极(“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见《后汉书·卷十一》)。不过依照刘玄先前的表现,这段记录很可能是史官的故意丑化、曲笔。
更始政权刚刚建立,便发生极为严重的内讧,朱鲔等人因为畏惧刘縯的名望,便唆使刘玄以“抗命”的罪名将其杀害。同年九月,绿林军攻陷长安,灭亡新朝,而王莽也死于乱军之中。次年二月,身居洛阳的刘玄宣布还都长安,由此成为“天下之主”。
然而刘玄在进入长安前后,开始变得骄奢淫逸起来,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丝毫不将国事放在心上。与此同时,刘玄还大肆分封绿林军诸将为王,并将兵权分给他们。这些人素来自由散漫,加上掌权后对地盘、金钱、美女充满着无穷的渴望,所以在灭亡新朝后不久便同样迅速堕落,并因为相互间争权夺利而大打出手。
在这种情况下,先前依附于刘玄的赤眉军再度举兵,集结30余万人猛攻关中,结果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占长安。刘玄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赤眉军。然而不久,赤眉军大将谢禄在降将张卬的唆使下,因为担心刘玄的存在会引发关中动乱,便将他缢杀,时在更始三年(25年)十月。
三辅苦赤眉暴虐,皆怜更始,而张卬等以为虑,谓禄曰:“今诸营长多欲篡圣公者。一旦失之,合兵攻公,自灭之道也。”于是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于郊下,因令缢杀之。引文同上。
就在刘玄遇害的同一年,刘秀称帝建国,史称东汉。由于更始政权处于新朝、东汉之间,所以地位异常的尴尬,以至于《后汉书》作者范晔在记述刘玄的史实时,只能将其载入“列传”部分,而没有让他进入专门为皇帝预留的“本纪”中,这也是一种很诡异的春秋笔法了。
史料来源:《后汉书》、《资治通鉴》
历史过客,行色匆匆
更始帝刘玄,凭借绿林兵和平林兵的势力,夺取了业已破败的王莽政权,登上帝位。但是刘玄毫无治国才能,纵情声色,和属下一起胡作非为,导致叛兵四起,民不聊生,不出三年,便将国家政权拱手让与赤眉军,自己也最终惨遭绞杀,成为一个无法承担历史重托的匆匆过客。
无威无德,擅封滥杀
更始帝并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皇位的,他只是个没落的贵族,机缘巧合混进来起义军队伍,由于起义军部队人马众多,但没有统一的领导,所以将军们一同商议拥立刘玄为天子,刘玄的性格懦弱,虽然有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威。
他主要依靠的将领就是刘秀的大哥刘伯升,刘伯升攻克宛城之后,更始帝刘玄便定都宛城,同宗将领都一一封给爵位,获得侯爵之位的就有一百多人。
刘秀的大哥刘伯升功高震主,在军中素有威望,更始帝刘玄对他非常忌惮,于是和手下将领合谋,谋杀了刘柏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但是刘玄并没有斩草除根,留下的貌似温厚仁慈,懦弱无能的刘秀,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平庸无能,鸡鸣狗盗
不久天下皆反,他们共尊更始帝为天子。长安城里的义军也攻克了皇宫,杀死了王莽,并将头颅送到了在宛城的更始帝手里。看到王莽的头颅,更始帝十分高兴,感叹到王莽如果不篡汉,他的功绩应该和霍光一样。宠姬韩夫人说,如果王莽不篡汉,你怎么有机会坐到现在的位置呢?刘玄说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把王莽的头悬挂在宛城的城门上,不久率众进入洛阳。
刘玄的皇宫中接见文武百官,经常低着头用手去摸索自己的椅背,显得不知所措。有几个将军来晚了,他随便问了一句,你们到底抢了多少东西?身边那些曾经服侍过王莽的内臣都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皇帝居然是这种货色,这分明就是土匪强盗出身。
养虎为患,纵欲无度
更始帝娶了赵萌的女儿做夫人,并十分宠爱她,于是就把朝政委托给了赵萌,日夜与女子在后亭饮酒作乐。大臣禀报事情时,他经常醉得无法接见,万不得已时,让侍中坐在帷幕内,和臣子对话,臣子们能听出不是他的声音,出来都埋怨道,成败还难以确定,就急着自我放纵到这种地步!
韩夫人喜欢喝酒,他侍奉皇上喝酒的时候,如果有臣子来打扰,她站起来就把桌子都推翻了,于是就更加没有臣子来向更始帝汇报任何事情了。赵萌独断专权,作威作福,官员中有人报告说赵萌放纵,更始帝很生气,拔出剑就把他杀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及此事。赵萌和一名侍中结怨,要把人拉出去杀掉,更始帝请求放过侍中,赵萌不答应,更始帝只好作罢。
不纳忠言,人心相背
军帅将军李淑上书劝谏道说,现在乱贼刚刚除掉,王道还未推行,应该谨慎的任命百官和幕僚,这样才能稳定天下形势。您立下的伟业,虽然曾借助江平林兵的势力但那只是一时之用。现在应该改革制度,招来贤俊之才治理国家,现在拥有高位的只是平庸之辈,这些人的才能只够当上亭长,他们造反做强盗还可以,治理国家却一无是处。我希望陛下慎重考虑这个事情,任用不称职的人就会搞乱,国家是最应该考虑的,希望听取我浅薄的见识,追求更多有能力的人来辅佐陛下。
更始帝听了这些话之后勃然大怒,把李淑关进了大牢不久就处死了,我想说的是利令智昏不可救药。从此之后关中人心相背,更始帝的地位和控制力越来越弱。
离心离德,命丧赤眉
这个时候赤眉军兴起,不久就打到了洛阳,更始帝手下的大臣建议更始帝逃跑,刘玄很有骨气,就是不走,还把劝谏的大臣杀掉。不过后来赤眉军攻破了洛阳,更始帝立刻带着一百多辆车马,逃离了洛阳去投靠赵萌。
最后赤眉军还是抓住了刘玄,废除了他的帝位,拥立刘盆子为皇帝。有了新皇帝,旧皇帝的存在就成了一种威胁,尽管有忠臣护卫,但是更始帝刘玄也没能摆脱被杀的命运,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更始帝也没有想清楚自己是如何成为皇帝,又是是如何败亡的。
无能者居高位,必难独善其身
有德有能的人居高位,尚且诚惶诚恐,自律克己,唯恐做的事情不能周到妥帖。无能者居高位,且不知进退,纵欲无度,远贤近馋,则必不能长久,且危及自身,更始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做皇帝源于运气,被杀死源于实力,在他杀害刘伯升的时候,就已经自断臂膀,结局早已注定。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