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国笑传新手战力提升全攻略,三国笑传现在还能玩吗
三国武将以战力排名究竟是怎么排的?现在版本好多,知道的请留言?
三国武将以战力排行,我说下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吕布,我想大家都没什么异议,吕布虎牢关战关羽张飞刘备三人,三英战吕布,堪称经典流传至今,曹操在董卓兵败追击时,吕布与许褚,徐晃,李典,夏侯惇,乐进等名将交手,能迅速解决围攻还差点杀了曹操,虽然没有斩杀过一流大将但如此战绩三国仅有。
第二赵云,赵云万军之中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无人能挡,枪挑曹操数名大将,吓得其他众将无不胆寒,在公孙瓒手下任职是击败袁绍大将文丑,击败曹操的首席保镖许褚,赵云改良后的七探盘蛇枪更是横扫天下,只可惜没能与吕布交手,据传言赵云身经百战死后身上没有被刀枪所伤的痕迹,可见武艺之高。
第三个人认为是关羽,砍死华雄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非常勇猛,和张飞都被称为万人敌,但是并没有和赵云一样万军之中斩将,七进七出的战绩,所以屈居第三。
第四张飞万人敌,屡次三番叫战吕布,虽然没赢过也是很厉害了经常和一流大将交手除了和吕布打架其他没输过。
第五马超,大战张飞几百回合未落下风,后来诸葛亮用计招降了。
第六许褚,经常大战一流大将。
第七典韦
第八黄忠
第九夏侯惇
第十文丑
我从演义和正史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三国演义》的排名。演义武评流传最广的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与文颜,虽勇奈何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这个版本虽然争议颇多,但我认为整体而言还是符合大众对于三国武将战力的认知。吕布是公认的汉末三国第一人;赵云单挑战绩虽然和其他一流武将相比不亮眼,但不能否认的是打群架的能力三国第一;而典韦被称为“古之恶来”,曾逐虎过涧,宛城力战,状若杀神;关羽、张飞、马超基本为同一档次;前六名基本都属于一流武将,就算是真一对一单挑,没有几百回合根本不能分出胜负,根本没有必要较真到底谁能打赢谁。
而且演义中不能单纯以某一武将做参照物来判定其他没有真正交手过的武将战力。比如关羽和纪灵打三十回合,张飞却十合胜纪灵,如果以纪灵做参照物,那张飞能打赢关羽,但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一论证。
我始终认为演义中有“武将巅峰期”,即每个武将的武力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状态、战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武力不可能都保持在自己的巅峰期。譬如虎牢关力战三英的吕布、白马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长坂坡单骑救主的赵云、裸衣斗马超的许褚……都是这些武将的巅峰之作。演义中单挑的次数太多就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用这个观点再看演义中的单挑,也就不会纠结于某个武将战力在全书前期和后期有差距了。
按照上述的二十四名将排名,如果说最不符合实际的就是颜良和文丑的排名,演义中文颜二人齐名,文丑还和刚出山的赵云打了六十回合不分胜负,演义中关羽斩杀二人的行为有仗马快偷袭之嫌,但也不否认“马快刀沉”是关羽的优势。
综上所述,如果单纯以演义而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排名还是比较客观的。
第二,正史的排名。从正史来看,汉末三国中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武将单挑,纵观历史,两军阵前以武将单挑作为胜败的根本寥寥无几,演义毕竟是小说家之言。结合《三国志》等史书,我认为正史三国武将排名前五如下:
1、吕布。史书载: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曰飞将。且吕布在书中有单挑获胜以及亲自冲阵搏杀的记录。同时,辕门射戟的故事见于史书,赤兔马也确实是吕布的坐骑,并非罗贯中杜撰。所以,以正史而论,我认为吕布仍是第一。
2、关羽。正史中,关羽确实曾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史书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基本是全书唯一一次记载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记录,而魏国谋士程昱说:“羽、飞皆万人敌”,陈寿也形容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可见关羽的确是勇冠三军的战将。
3、典韦。演义中宛城血战的场面很精彩,可我认为史书中对于典韦战力的描述不亚于演义,不多说典韦为什么排第三,诸君自看,必有定论。
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
时韦校尚有十馀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
4、张辽。这个和典韦一样,张辽在演义的巅峰战是威震逍遥津,正史中的记录比演义还要热血。张辽披甲持戟,亲率八百虎士直冲孙权十万大军,亲斩二将,杀数十人,一直杀到孙权中军,并大呼孙权下来决一死战,吓得孙权都不敢动,命令大军包围张辽。张辽血战透重围,尚未突围的部下大喊救命,张辽又率人冲阵救援,无人敢挡。这一段,堪比演义中赵云当阳冲阵之时。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5、庞德。历史上的庞德是真正的“白马将军”,跟随马腾之时,常先登陷陈,冲阵斩将,勇冠三军。且其箭术高超,曾射中关羽。水淹七军之时,庞德于四面夹攻之际尚能箭不虚发,可谓战将。
一家之言,姑妄言之,诸君姑妄听之。
三国武将第一名是吕布,三英战吕布,战力是不用置疑的。第二名是孙坚,当时董卓手下华雄杀了盟军无数将领,最后被孙坚所杀(而非关羽,演义是写关羽,三国志是孙坚)那时赵、关、张、马都有在,没人能杀华雄,第二名非孙坚莫属。第三名关羽,而非赵云,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暂六将,以及在蜀军中都超赵云的。第四名张飞,张飞一人在长坂桥上拒曹操,杀过名将无数,打败过张郃,打平过马超。第五名赵云,赵云打败过颜良文丑,长坂坡七进七出,跟五虎排名一致的。第六名马超,与张飞斗几百回不分胜负,杀的曹搡丢盔卸甲,割须断袍。第七名黄忠,与关羽互有胜负,杀了夏侯渊。
论某一武将之武艺,应随时间、地点、武器装备及自身状况而定,武将年龄的变化对本人技艺发挥有着决定性地影响,还有所在地形、地势的不同(如:平原、山地、船上等不同地点)也影响武将的发挥,所持兵刃和坐骑的不同也会有影响。中国民间有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人们通常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为天下第一,是因为他曾经力敌三英,但是他的武功并非刘关张三人之和。当时吕布大约35岁,关羽不足30岁,张飞只有二十几岁;因此,吕布正处于人生的颠峰阶段,论体能、技艺、经验都已到了极点,超水平发挥是很正常的,再加上胯下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威力十足。关张二人的技艺与经验都不到最佳状态,张飞先与吕布独战五十合,吕布又同时抵挡关张二人三十回合后,在刘备出马的情况下败退。实际上,在刘备出马前吕布就已经明显处于下风,论刘备的武艺是不能对吕布有影响的,而以他的眼光是不会看不出来的。在数年之后的小沛,吕布再次与张飞交战百余合,双方却打成了平手,此时吕布刚年过四十,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只落到了与张飞相当的水平。但是这种民间顺口溜终归是演义,下面谈谈从正史中找找资料以及个人对人物的认知程度的排名:
第一名:吕布。这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一个排名,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虽然三国演义是小说,其中可能存在虚构成分,但是其以一人之力,连战多场依然能保持全胜,足见他的实力有多么恐怖,所以,吕布第一,可谓实至名归!第二名: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雅号“美髯公”。关羽的成名之战在斩颜良诛文丑,当然过五关斩六将也是他的一大胜绩,由于此战斩杀的并非特别出名的战将,所以不做过多介绍,还有单刀赴会,挂印封金,水淹七军以及后来坐镇提领荆州都证明他确实有这军事才能。第三名:张飞,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桃园三结义,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酒醉失徐州,长阪桥,义释严颜,挑灯夜战。
第四名:赵云,蜀国五虎大将第三位。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战著称。原为公孙瓒的部下,后归刘备。刘备被曹军打败于当阳长坂坡,赵云六进六出曹操百万军中,救出了甘夫人与阿斗。刘备东吴招亲,赵云领军护卫,后拦江截救阿斗,一杆长枪,神出鬼没,浑身是胆,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后拜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
第五名: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公元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三国演义里描写黄忠在川中战斗中攻打雒城时斩杀刘璋将领邓贤,挫败泠苞,解救魏延。庞统死于落凤坡后黄忠再次解救魏延,领兵杀出重围,表现英勇。公元219年,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曹操麾下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第六名:颜良,字公骥,安平郡堂阳县(今河北省新河县)人。东汉末年河北将领。颜良性格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为一夫之勇。官渡之战,袁绍令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司空曹操采用军师荀攸“声东击西、轻兵掩袭”之计,大败袁军,颜良本人也被关羽亲自斩杀死,白马之围遂解。第七名:典韦,陈留己吾人。是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臂力过人。原本归属张邈,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招募为先锋将军,表现极为英勇,被拜为校尉,当了曹操的侍卫。典韦武艺也十分了得,史学家潘眉评价: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早年曾逐虎过涧,引入军中,后于初平年间,单手举旗,而勇冠三军。有一句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处于三国这样的乱世,可谓是人才辈出也,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综上所述,我给出三国一个大致排名,第一名到第十名应该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颜良,典韦,文丑,马超,许褚。十一名之后应该是,姜维,张辽,张郃,徐晃,魏延,太史慈,再之后便是夏侯惇,甘宁,夏侯渊,关兴,曹彰,华雄,周泰等一干英雄豪杰。
不过这里有个人也可以排在前十名,他就是“小赵云”文鸯。在《三国演义》中有文鸯单骑腿追兵的故事,这是演义。不过正史中的文鸯表现依旧不凡,只是他是三国后期的人物,魏国的五子良将、八虎将大多去世,蜀国五虎将也都去世。而文鸯可以称得上后三国时期的第一武将。不过因为文鸯是后三国人物,并没有跟中国名将交手,文鸯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三国猛将,他的突围能力几乎跟赵云差不多。在《三国演义》“文鸯单骑退雄兵”那一回中,文鸯一人杀入敌军大阵后,斩杀曹将三十余员,接着突围而出。魏军看文鸯只有一人,于是百员魏将前来追杀文鸯,结果文鸯自己打退了“百员魏将”的三四次进攻,一句“鼠辈何不惜命也!”让我深深的记住了文鸯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