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提督航海时代英国策略详解,航海时代英国海军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何最终成了北洋提督?
谢昨天邀,丁汝昌,安徽人,原名,丁先达,也作,丁瑀亭。
提起“丁汝昌”就让人不由的的的想起“中日甲午大海战”。北洋水师因弹药缺乏战败,丁汝昌服食鸦片自杀。
丁汝昌是安徽庐江人,早年太平军打到安徽,路过庐江招兵,丁汝昌就参加了太平军,用的还是原名“丁先达”。丁汝昌是投奔湘军后改的名,丁汝昌投湘军是因身在太平将“程学启”部,随“程学启”守“安庆”。清军拿了“程学启”的家人,招降“程学启”,丁汝昌就随“程学启”一起投奔过去了,那时“丁汝昌”在太平军里只不过是一个无名走卒。
丁汝昌能成为名将是投清军后打出来的,丁汝昌随“程学启”投湘军后,开始没得到曾国蕃的弟弟“曾国荃”的信任,每次出战,曾国荃都让丁汝昌所在的程学启部冲在第一线当炮灰,拿下“安庆”后,程学启升游击,赏戴花翎,充当“开字营”营官。丁汝昌升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李鸿章组建淮军,开字营又拨归了李鸿章指挥,并支援上海,配合刘铭传作战。刘铭传见“丁汝昌”作战英勇,就请求李鸿章把丁汝昌调入了“铭字营”官至参将。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败亡,丁汝昌随刘铭传北上平捻,捻军被剿灭后,丁汝昌因军功,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称号。就这样,丁汝昌可以说是在投清以后,一次次屡立战功,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名将的。
同治十三年,清政府裁军节饷,刘铭传拟裁去丁汝昌部,丁汝昌抗议,刘铭传欲杀丁,丁闻讯只好驰归故乡。
丁汝昌卸甲归田后不甘寂寞,又投奔了天津“李鸿章”,李鸿章因丁汝昌和刘铭传有过节,不愿收留,当时正在平疆的,“陕甘总督“左宗棠”素知丁汝昌作战英勇,是打出来的将,就奏请归为己用,李鸿章不想这样的人才来投奔他,而拱手让别人,在说自己正要建立海军,正是用人的时候,就不丁汝昌留下了,丁汝昌果然没有令他失望,北洋水师建军后,丁汝昌被李鸿章保举为海军提督,统领海军。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身安徽农民家庭。1854年太平军攻下安徽庐江,走投无路的丁先达投奔太平军,加入了程学启部。1861年,程学启率部投降清军,丁先达也更着加入了湘军,并改名丁汝昌。
加入湘军后,丁汝昌因在收复安庆的战争中表现突出,授任千总,为开字营哨官。1862年李鸿章率淮勇到达安庆,曾国藩将一部湘军归李鸿章统带,其中就有开字营。自此,丁汝昌就加入了淮军,并获得了快速升迁的机会。
七十年代后,清廷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李鸿章就举荐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不久命丁汝昌充当炮舰督操。八十年代,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清廷从外国购买了大量舰艇,均归丁汝昌统带,在李鸿章的举荐下,丁汝昌授任直隶天津镇总兵,以遇缺题奏提督统领北洋水师。
1888年10月,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丁汝昌也补授北洋海军提督,加赏尚书衔。自此,丁汝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提督。
一腔热血溅渤海,千秋功罪任评说。丁汝昌,安徽合肥人,北洋海军提督,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吞服鸦片自尽。那么,曾经是太平天国降卒的丁汝昌为何能成为北洋水师的最高指挥官呢?丁汝昌的一生中至少有三个人曾使他的命运发生了重要的转变,首当其冲的便是程学启。
程学启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手下的一名偏将,隶属安庆守将叶芸莱部,而丁汝昌正是程学启的手下干将。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率湘军水陆之师围攻南京门户重镇安庆,在易守难攻的集贤关前屡次受挫,进攻失利。于是采用招降之计,威逼利诱程学启养母劝其归降。程学启考虑到局势危急,前途未卜,再加上养母对其恩深情重,于是带领手下干将82人,骗开城门,投降湘军。投降湘军以后,程学启率领部下作为先锋,攻陷太平军北门外护城三垒,断绝了守军陆路粮道。八月一日,北门城墙被预先埋设的地雷轰塌数丈,程学启、丁汝昌身先士卒,杀入城内。因攻城有功,程学启升任游击,赏戴花翎,充当开字营营官,丁汝昌升任千总,充当开字营哨官。
随后,曾国藩授意李鸿章组建淮军,开字营被划归淮军指挥。同治元年(1862年),程学启、丁汝昌等乘坐轮船到达上海,配合刘铭传的铭字营在松江地区与太平军交战。刘铭传见丁汝昌作战勇猛,请李鸿章将他调入铭字营,不久任命其统领马队,授予参将。太平天国败亡后,丁汝昌随刘铭传率部北上剿捻,同治七年(1868年),东捻军被剿灭后,丁汝昌因剿捻有功,授予总兵,加提督衔,赐号协勇巴图鲁。同治十三年(1874年),朝廷决定裁撤军饷,刘铭传计划裁去丁汝昌的3营马队。不料,丁汝昌上书抗议裁撤马队,刘铭传对他不执行命令的行为大为光火,意图设法收拾他,得到消息的丁汝昌开了小差,逃回了老家合肥,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在老家待了几年后,丁汝昌前往天津投靠淮军统帅、直隶总督李鸿章。毋庸置疑,李鸿章无疑是对丁汝昌一生影响最为深远之人。李鸿章对他说,他正打算筹建海军,如果他愿意到英国学习海军,学成归来,将有重任托付。从此,丁汝昌投身海军,成为北洋海军的创建者之一,曾多次出访英国、德国等海军强国,参观学习,接收舰船,北洋海军的主力舰艇在交付使用前都曾留下了丁汝昌的足迹。光绪十四年(1888年)九月,北洋海军正式建立,由李鸿章保举的直隶天津镇总兵丁汝昌成为北洋海军提督,不久后赏加兵部尚书衔。丁汝昌为北洋海军的创建付出了大量心血,他还在刘公岛上创办了水师学堂,兴建海军公所,将刘公岛周边建设成海防基地,成为北洋海军的母港。甲午战败后,在清流们的抨击下,光绪帝下旨对丁汝昌“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被迫流落异乡。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朝廷方对丁汝昌平反昭雪,现今刘公岛上的龙王庙(丁公祠)内,依然供奉着丁汝昌的牌位及画像。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终极提督航海时代英国策略详解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