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流氓队,率土之滨的霸主,孙权流氓队,率土之滨的霸主是谁
孙权作为能够和刘备曹操相抗衡的一方霸主,有人说他常常被人所忽视,你怎么看?
这就是三国是古今一大奇书,作者是一大奇手也,奇幻,奇妙!!!以文章之奇而演义幻妙。三国开基之主:刘备,曹操,孙权。备与操皆自身创业,权则藉父兄之力……才谋各别,境界特殊……刘备以帝胄而缵统,操以强臣而专制,挾天子令诸候……权以方侯而分鼎……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有能如是绕乎其前,出乎其后,操,备浓墨重彩,权淡彩轻描,文笔之奇使读三国,学士鸿儒,英雄豪杰,凡夫俗子,委巷之人……读之而拍手称奇,妙也!粗洩试之,谢谢邀请。
孙权在三国时期肯定没有被忽视,曹操更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慨叹,可见孙权在曹操心中的分量。孙权奋三世之功勋,尽收江东各大州郡,人才之鼎盛,让季汉也难忘相背。
后世之所以忽视,主要和孙权难有挣天下之根本有关,缺乏进取心,偏安一隅,当武侯伐中原之际,孙权有时竟然成为掣肘,再加上杀害了民间偶像,关羽,自然捞不到好口碑了!
孙权相比曹操、刘备被人忽略,主要原因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上孙权本人和东吴政权气质上的欠缺,二方面是文学作品的渲染。
从历史而言,孙权与曹操、刘备并列,成就三分天下,其领土人口超过蜀汉,自己寿命最长,而且东吴政权也是三国中延续最久的政权,但为何容易被人忽视呢?
首先是法统上。
三国中,曹魏是220年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自居为东汉的继承者。而刘备则是在221年宣布自己继任汉朝皇帝,也自称东汉继承者。后世的史学家,对这两个继承者,有的采用魏继汉(如陈寿三国志),有的采用蜀继汉(如习凿齿汉晋春秋),两家都拥有部分法统。而东吴是唯一不具备正统名分的。孙权本是汉朝诸侯,曹魏建立后又向曹丕称臣,被封为吴王。之后他才与曹魏闹翻,并自称皇帝。换言之,东吴名分不正,故而容易忽略。
其次是发展历程上。三国中三家的气质,曹魏占据了天下的大半,并在最后禅让给晋朝,由晋朝一统天下。蜀汉虽然地域狭小,但刘备辗转创业的艰辛非常出色。东吴虽然地盘不小,但感觉长期稳扎稳打,没太多的露脸表现,最大的一次收获却是靠背刺关羽夺取荆州来的,这就未免让人有点不爽了。
再有从三国君主个人,曹操是以五千人马起家打下的大半个天下,刘备更牛,卖草鞋的最后成就三分天下。唯有孙权是靠着父亲和哥哥的遗产,一来就有江东之地,可以说基础比曹操和刘备都要好得多,而最终表现这样的气质,难免让人看低一头。
最后是文学作品。在《三国演义》,以及其前后的一些相关题材民间文学中,蜀汉刘备势力是主角,曹操方面是反角,都是浓墨重彩塑造。而东吴则是配角,很多地方一笔带过,基本只有与蜀汉冲突或者合作时才有比较多的戏份,而东吴戏份又集中表现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些谋臣统帅头上,孙权作为君主表现被这些属下分去许多,就更容易让人忽视了。
孙权是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孙策快去世的时候,认为孙权虽然冲锋陷阵不如自己,但是在用人方面却强于自己,所以在孙策死时把江东大权交给了孙权。
而孙权能和刘备、曹操争雄,独霸一方,最终能三分天下,这就说孙权是很有能力的,不然也不会在那么多诸侯割据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三分天下得其一。
那三分天下的孙权为什么觉得让人忽视呢?
第一,刘备虽然是皇族之后,但他却是布衣之身,以布衣之身而登帝位,曹操也是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征讨四方,才统一北方,奠定了以后的曹魏政权。
而孙权是继承他父兄孙坚、孙策的基业。虽然孙权有能力,但还是让人觉得忽视。
第二,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孙权是左右逢源,同时在三国时期,发生在东吴的两场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虽然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最终的结果都是东吴取得了胜利,虽然孙权是东吴之主,但作为这两场战役大主将却都不是孙权。而是他把战事全权交给周瑜和陆逊。
所以让人觉得孙权的领兵能力不是很强,也让人觉得忽视。
虽然如此,孙权能在最后三分天下,和当时的曹操、刘备争雄而没有被他们所灭,就说明孙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首先一代枭雄刘备,自涿郡起兵,纵横天下数十年,传仁德于海内。终创基业于天府。惜先主大业未半而崩于白帝,此成不可逆天道而罪及人祸也。魏武权宦出生,初举孝廉树威立信,后大义刺董尽忠于汉室。乃当世英雄。并首创义举陈留起兵。会盟酸枣追讨荥阳,扫灭群雄总领八荒,文韬武略诗词歌赋无不精通,此二人皆人中龙凤。孙仲谋虽勤政自勉。招贤纳士。然数次征伐少有功绩,仅凭天谴困守祖业,文治有余武略不足。其晚年昏聩,立储害贤。不可谓之明主矣。由此可见仲谋不及玄德与孟德尔,故后人未及知其详也。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大霸主,他们各自的用人特点是什么?
曹操主要是在北方利用世家大族、寒门士族的矛盾,不断制衡,最终达到壮大曹氏 夏侯氏的目的。
刘备则是以荆州世家集团打压蜀中贵族,所以后期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
至于孙权嘛,因为孙家在东吴之地势力弱小,顶多也就算个盟主罢了,江东世家一联合,甚至能左右江左局势。所以孙权一直是作为江东政局的制衡者存在的,等孙权一死,江东之地很快就陷入无尽的世家内斗之中,甚至连名将陆抗也不能幸免。
这三个汉朝末年的地方霸主性格特点迥异,曹操生性多疑;孙权不苟言笑;刘备平易近人,用现代企业领导思维来理解可以有以下解释。
曹老板对任何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曹老板注定不会对身边的人从始至终的信任,只会不断的更换亲信。从“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可以看出来曹老板绝对不会是一个仁慈的主儿。给曹老板打工一定要见好就收,千万不要感觉自己是元老就蹬鼻子上脸。在利益面前,曹老板是不会心慈手软的。如果触犯曹老板的逆鳞他会分分钟让你卷铺盖滚蛋,而且是不会给你一分钱的补偿的。曹老板属于阴晴不定,很难把准脉门,不放权,不信任,所以想要在曹老板那里通过打工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刘备刘老板相对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主儿,念旧。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当年关羽关大将军华容道放走曹操本该被问斩的,但是刘备顾及兄弟情分,在军师诸葛亮面前替关羽求情,关羽才免于一死。这也为后来曹操平定三国一家独大埋下祸根,优点在于关羽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更加的对刘备效忠。刘老板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七大姑八大姨的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在刘老板手下混饭吃,企业发展注定不会长远。
孙权孙老板相对中规中矩,比较理性。给这种老板打工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前提是你要足够的优秀。周瑜能力出众,孙老板就完全放权,兵力派遣调动指挥权全由周瑜安排。看似是不闻不问的甩手掌柜,实则是一个懂得用人的合格的老板。虽说最后东吴没成气候,那是因为给孙老板打工的职业经理人意外夭折,导致无人可用。但是就用人和企业管理来说孙权绝对是一个合格的企业老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